(通讯员:熊大柱)2022年5月26日上午,围绕进一步加强建设面向工程观、质量观、系统观培养的工程训练实践课程,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实践育人大讨论”系列活动启动式暨首场主题报告会在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召开。
校党委副书记马建辉,本科生院院长、启明学院院长陈刚,机械学院党委书记高亮,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工程训练学科组组长、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梁延德,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机械学科组组长、工创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昌林,工创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赵永俭,教育科学研究院工程教育研究所所长郭卉等出席了会议,工创中心全体职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工创中心直属党支部书记冯晓东主持。







马建辉对工创中心“实践育人大讨论”系列活动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工创中心进一步提升实践育人能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工程实践创新中心。
陈刚表示,工创中心在实践育人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通过“实践育人大讨论”,进一步在工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凝练育人理念,体现时代特征,增强分类指导,提升育人能力,突出课程思政特色。
李昕介绍了“实践育人大讨论”系列活动安排,提出“实践育人大讨论”系列活动要“正确回答三个问题,形成共识”,即:“工程训练”课程支持“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哪几项“毕业要求”达成?“工程训练”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是什么?如何提高并保证“工程训练”课程教学质量。同时提出“实践育人大讨论”系列活动要“认真书写三道作业,发挥效用”,即:一份“华中科技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标准”、一本《工程训练实践指导》教材、一套工程训练线上教学资源。“三个问题”和“三道作业”的布置,为保证“实践育人大讨论”取得预期效果拟定了“项目任务书”。
郭卉作大会主题报告“卓越工程师培养十年回顾与展望”,回顾了2010年卓越1.0计划和2017年卓越2.0计划开展的基本情况,提出了目前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存在的工程实践教学弱化这一问题 ,指出未来要强化工程实践教学,推进大学生工程观、质量关、系统观培养,提升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
梁延德作大会主题报告“工创育人 传承与创新——谈工程训练课程的教学改革”,阐述工程训练与金工实习的关联和区别,提出工程训练传统教学内容改革应做到“扩展更新,融合理实;联系实际,项目牵引;强调综合,注重能力”。
围绕进一步加强建设面向工程观、质量观、系统观培养的工程训练实践课程,工创中心部分职工分享了思路想法。汪琦认为,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指导教师要立足本职苦修内功,以恒心守初心,用奋斗担使命;易奇昌认为,“智能制造产线”实践环节要训练系统思维、建立全局意识,培养卓越工程师;陈佳俊认为,“智能焊接”实践要紧抓实践体验环节,提升学生质量意识;肖欢认为,“开源硬件开发”实践环节要坚持质量为本、系统创新;霍肖认为,要以工程训练课程标准制订为抓手,落实工程观、质量观、系统观养成。
在大会点评、总结环节,赵永俭认为工程实践对学生非常重要,对授课教师要求很高,希望工创中心的老师们积累教学经验努力提升教学能力。高亮认为“实践育人大讨论”非常有必要,很有启发,非常有用,希望工创中心继续推进三全育人,实现立德树人。吴昌林认为工程训练一定要支撑学生毕业要求,要理清楚技术和技能之间的关系,同时要保证实践育人的质量,希望通过“实践育人大讨论”系列活动,把“工程观、质量观、系统观”真正带入到工程训练,使工程训练面向社会、面向工程实际。
据悉,工创中心“实践育人大讨论”将为期4个月,包括主题报告及分组讨论、教材建设集体备课、实践教学观摩、实践教学比赛、座谈研讨等环节。工创中心通过开展实践育人大讨论,旨在切实加强工程训练课程建设,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工程素养、强化质量意识、建立系统思维,扎实提升实践育人能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工程实践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