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站
  • 首页
    • 返回首页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中心概况
  • 课程体系
  • 创新创业
  • 学习资源
  • 党群工作
  • 走进工创
  • 湖北金工
  • 首页
    1. 综合新闻
    2. 通知公告
  • 中心概况
    1. 中心简介
    2. 中心领导
    3. 机构设置
    4. 教职员工
    5. 规章制度
    6. 中心地图
  • 课程体系
    1. 课程体系
    2. 工程训练课程
    3. 劳动教育课程
    4. 创新创业课程
    5. 学科交叉课程
    6. 公共选修课程
  • 创新创业
    1. 创新创业
    2. 创新竞赛
    3. 学生团队
    4. 主动实践
    5. 作品展示
    6. 校企合作
  • 学习资源
    1. 设备开放
    2. 安全教育
    3. 实训视频
  • 党群工作
    1. 理论学习
    2. 党建动态
    3. 教工活动
  • 走进工创
    1. 工坊体验
    2. 思政基地
    3. 科普基地
    4. 工程文化
    5. 建设成效
  • 湖北金工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综合新闻

“智造强国 工创未来”智能制造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暨京鄂工训2022联合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作者:    时间:2022-08-08     浏览:

8月6日—8日,由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工程训练研究分会、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金工教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三峡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承办的“智造强国 工创未来”智能制造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暨京鄂工训2022联合学术会议)在湖北宜昌顺利召开。

会议围绕如何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与制造强国战略、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水平工程创新训练中心等,开展了深入研讨和交流。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方面的170多位专家教授、20余家相关企业代表,以及近200位虚拟教研室成员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参加了本次大会。线上同步直播观看量超2万人次。

周济作大会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原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从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主攻方向、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作了题为“智能制造 人才为本”的大会主旨报告。

周济提到,我们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当前我国已经是制造业大国,正在向制造强国迈进,智能制造将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主攻方向。

周济指出,目前我国制造业的智能制造发展路线,第一步是实现制造装备的数字化转型,第二步是实现智能制造。人才是智能制造的基础,工程训练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系统工程意识的实践性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王炎廷致辞

李双寿致辞

大会开幕式由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金工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党委书记高亮主持。三峡大学校长王炎廷,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主任、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主任李双寿分别代表会议承办单位三峡大学、会议主办单位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致欢迎辞。

顾建军、黄悦华、李双寿、李昕、郭帅发言(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顾建军、三峡大学副校长黄悦华、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主任李双寿、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实践中心主任李昕、上海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主任郭帅分别作了题为“中小学技术与工程教育的体系建构与实施”“‘创新创业’背景下工程创客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面向制造强国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工程训练课程高质量发展”“大工程中心建设路径探索及教学实践思考”的大会专题报告。

胡庆夕、付铁、潘旭东、蒋建军发言(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在虚拟教研室专题学术交流阶段,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副主任,上海大学胡庆夕、北京理工大学付铁、哈尔滨工业大学潘旭东、西北工业大学蒋建军分别作了题为“赛课融合——师生逐梦新舞台”“充分发挥工程训练中心独特优势,扎实推进卓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向工程创客培养的多维构建工程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探索和实践”“新工科模式下的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

陈吉红、钱政、吴华春、李海涛、汤亮、李方俊、朱定见发言(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在北京和湖北工训学术交流阶段,武汉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钱政、武汉理工大学吴华春、中国农业大学李海涛、湖北工业大学汤亮、北京化工大学李方俊、湖北文理学院朱定见分别围绕“制造装备智能化升级与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引领、共建、共享’校企合作工程实践的创新探索”“湖北省工程训练教材数字化建设探索与工作交流”“涉农工程类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工程训练课程建设——教师能力提升与教材编写”“由‘金工’实习到‘金工+高工’实习的转型实践”“产教融合、学赛研一体、思政拓展,助力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作了交流分享。

“智能制造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高峰对话

在“智能制造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高峰对话中,现代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兼教务处副处长蔡立军、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李剑峰、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公共基础实验中心主任郑志军、贵州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王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长陈浩围绕工训中心的职能、定位、发展和建设等,就工训中心建设和发展理念、平台与课程建设、人才和队伍建设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

高亮主持开幕式

会议现场

本次论坛旨在主动应对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与制造强国战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用新的发展理念促进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统筹推进高校工程实践、创新教育和劳动教育,加快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扎实提升实践育人能力。

大会合影

 

上一篇:华中科技大学工创中心在线参加“智造强国 工创未来”智能制造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

下一篇:中心暑期开展教职工技能培训活动

  • 工创空间预约

  • 计算机开放实验室预约

  • 工程训练管理信息系统 劳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开放实验室预约管理系统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实践创新中心

    邮编:430074 | 电话:(+86)27-87559276

    邮箱:cpi@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