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实践创新中心聚焦“面向工程观、质量观、系统观培养的工程实践创新体系建设”,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围绕工程实践教育、创新教育和劳动教育三大任务,不断提升实践育人水平,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工程实践创新中心砥砺前行。
一、实践教学取得丰硕成果
加强“工程训练”课程建设,提升工程实践教学水平。克服教学人员和实训场地不足、热门实践项目供需矛盾等难题,保质保量完成学校下达的“工程训练”教学任务。2022年,6094名学生参加“工程训练”实践。加强内涵建设,系统梳理“工程训练”教学内容,一方面邀请全国知名工训专家集体备课并组织学生座谈,群策群力,完成32个工艺基础训练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规划及其课程标准制定,为实践教学质量稳定提升确立教学基准;另一方面,更好支持工程教育毕业要求达成,聚焦“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和机电结合综合实践,完善25个综合集成训练项目方案,着力提高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新版工程训练教学方案极具华中大特色,坚持用最领先的理念、最前沿的技术、最先进的应用支撑人才培养,以智能制造启智润心,以中国制造培根铸魂。

聚焦实践育人,打造体现时代特征的工程实践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持续丰富工程实践劳动教育课程,初步构建了由19门“工程体验”系列课程和13门“工坊实践”系列课程组成的工程实践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全年完成劳动教育教学量10万人时,4000多名学生受益。经常召开劳动教育师生座谈会,积极改进实践内容和教学安排。定期复审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方案,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建设学校劳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全过程记载学生劳动实践。通过工程实践劳动教育,大学生进一步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利用一流设备资源支持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坚持全方位开放,改进预约加工服务流程,优化工创空间预约管理系统,为大学生创新加工创造良好条件,全年接待学生创新实践逾5000人次。面上开设普及性制造工坊系列实践项目,教学量6000人时。组织和支持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筹备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校赛,配合校团委举办华中大首届“科技强国”大学生创意作品竞赛,指导学生参加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等并取得可喜成绩。

二、师资队伍建设更进一步
加大人员培养力度,建设高水平实践师资队伍。邀请院士、高校同行、主管部门领导、教育学专家为职工作5场主题报告,组织职工开展3次集体备课、6场不同层面座谈会、先后参观9家高新技术企业,开阔视野,把握前沿,分析现状,提高认识。进一步规范新进教职工培养,规范任课资格管理。

积极组织教学观摩和比赛,提升教学技能。组织职工在线观摩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和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江汉大学等校工程训练课程思政教学,学习工程训练实践课程建设先进经验,首次开展中心全员参加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比赛,促进工程训练课程建设交流,提升实践教师工程训练教学水平和课程思政探索能力。

继续深化实施工程实践现场“5S”管理。持续更新可视化标准和工程实践现场“5S”管理办法,全年组织5S检查22次,发布检查整改照片485张,工作环境更加有序,实践教学过程更加规范,劳动习惯和安全意识逐步养成,实践现场管理能力持续改进,团队意识、工作习惯、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素养等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三、政治引领,教职工素质提升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挑起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大梁,全体教职工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支部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圆满完成了工程实践教育、劳动教育和创新教育任务,华中大“工程训练”教学改革建设发展模式在全国影响力持续扩大。我们将瞄准世界一流工程实践创新中心建设目标,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华中大学子享有最优质的实践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