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站
  • 首页
    • 返回首页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 中心概况
  • 课程体系
  • 创新创业
  • 学习资源
  • 党群工作
  • 走进工创
  • 湖北金工
  • 首页
    1. 综合新闻
    2. 通知公告
  • 中心概况
    1. 中心简介
    2. 中心领导
    3. 机构设置
    4. 教职员工
    5. 规章制度
    6. 中心地图
  • 课程体系
    1. 课程体系
    2. 工程训练课程
    3. 劳动教育课程
    4. 创新创业课程
    5. 学科交叉课程
    6. 公共选修课程
  • 创新创业
    1. 创新创业
    2. 创新竞赛
    3. 学生团队
    4. 主动实践
    5. 作品展示
    6. 校企合作
  • 学习资源
    1. 设备开放
    2. 安全教育
    3. 实训视频
  • 党群工作
    1. 理论学习
    2. 党建动态
    3. 教工活动
  • 走进工创
    1. 工坊体验
    2. 思政基地
    3. 科普基地
    4. 工程文化
    5. 建设成效
  • 湖北金工
  • 综合新闻
  • 通知公告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  -  综合新闻

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举行机械制造实践课程专题教育工作研讨会

作者:霍肖    时间:2024-03-21     浏览:

(通讯员:霍肖)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相关工作,在前期工程实践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基础上,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于3月20日在工创中心301教室召开了机械制造实践课程专题教育工作研讨会,会议由机械制造实验室负责人罗龙君主持,直属党支部书记陈小丽、教学办公室及全体机械制造实验室教师参会。会议还特别邀请了工创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机械学科组组长吴昌林教授,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湖北省荆楚工匠、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汉软件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陈刚,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品质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雷旭三位专家出席会议。

1

吴昌林教授作《实践性学习与教育的根本职责》专题辅导报告。他从教与学的本质出发,阐述了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围绕能力的培养和塑造的教学目标开展学习活动,并从如何培养“社会的人、实践的人、有趣的人”三个方面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职责,工创中心应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综合素质,落实将技能赋予到身体,同时授课教师应积极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IMG_20240320_143106_edit_625298956677403(1)

陈刚副教授作《高校工程训练的几点思考》专题辅导报告。他从高职院校工训课的师资配套、教学内容、教学实施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梳理,并以车、铣、钳工、装配多工种综合的实训项目为例介绍了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工程思维,并结合华中大的特点提出实施建议。

IMG_20240320_150507_edit_625392329205649(1)

雷旭高工作《质量管理工程实践案例分享》专题辅导报告。他详细介绍了企业中如何进行质量管理,生动形象的以工程实践案例展示精益生产对效率的提升,并对工程实践开展质量管理提出相关实施举措。

IMG_20240320_154047_edit_625477172923325(1)

随后,罗龙君介绍了机械制造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包括机械制造实验设施条件、课程体系及师资队伍等,汇报了近2年来在学生学科竞赛、教师教学比赛、课程改革、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及成效。

5

实验室各工种负责人和相关实训指导教师也就自己负责的课程建设及教学情况作了进一步说明,阐述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问题。围绕这些痛点难点问题,与会人员深入讨论了在智能制造迅猛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机械制造实训教学的改革路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陈刚副教授提出,在学时不断压缩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可以让学生提前看视频完成练习的方式来预习,提高课堂效率,给学生更多的实践动手时间。雷旭高工也指出,评价体系应多元化,可以通过课前评价加课后评价,教师评价加学生组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区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避免都是高分的现象。吴昌林教授指出,实践教学应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学生不断的在修正过程中理解工艺。

6

最后直属党支部书记陈小丽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各位老师从实际出发提出真问题,各位专家认真把脉提出解决思路,并指出全体员工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严格按照“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全面提升实践育人质量,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开放共享实践创新平台贡献力量。

 

上一篇: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举行材料成形实验室教育工作研讨会

下一篇: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举行电工电子课程专题教育工作研讨会

  • 工创空间预约

  • 计算机开放实验室预约

  • 工程训练管理信息系统 劳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开放实验室预约管理系统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实践创新中心

    邮编:430074 | 电话:(+86)27-87559276

    邮箱:cpi@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