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林晗)6月2日上午9时,工程实践创新中心机械制造实验室举办了实践育人讨论会。此次会议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建设面向工程观、质量观、系统观培养的工程训练实践课程进行了讨论。
工创中心直属党支部书记冯晓东出席了会议,机械制造实验室全体职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机械制造实验室主任罗龙君主持。

会议第一项由实验室教师汪琦、孙祥仲分别对工程训练课程标准(机械制造)的征求意见稿、工创中心能力比赛机械制造实验室预赛赛程、赛制进行了介绍。

会议第二项,由实验室各位老师结合各自教学工作实际,就如何落实大学生工程观、质量观、系统观的培养进行了发言。张洪玉、李亦农、王贤勤三位老师围绕数车的教学发表了意见,认为质量观的把握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差异化制定。孙祥仲、卢超、戴小林老师认为,应该从增加学生加工工件之间的配合性着手,如孔轴配合等来加强学生对工艺流程的概念。姚新桥、张忠财两位老师,针对普车的教学,提出在课程的安排中,应该把学生的安全操作作为首要因素考虑。唐东、廖超老师认为,应把学生实训过程中的废品率列入综合成绩考核中,以此为抓手来约束学生的实践行为,端正实践态度,重视加工质量。此外还应考虑将实验室各工种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增强学生的工程观、系统观。王伟利老师就电火花的教学进行了发言,提出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

各位老师纷纷表示,在授课之余,还应该多多走出去,看看其他各高校乃至社会上加工行业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眼界、技术水平,从而更好的向学生进行传授,激发学生去思考、去领悟、去钻研。冯晓东书记对此观点进行了肯定,鼓励机械制造实验室从校内相关平台及市内各高校着手,逐步走出去,多看、多学、多感受。此外,冯书记就学生实训佩戴安全帽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指出应该从帽子的卫生、款式、尺寸等方面着手,增强学生佩戴安全帽的意愿。
会议的最后,罗龙君向实验室全体职员汇报了本学期实验室建设情况以及实验室未来条件建设的规划,鼓励大家针对实验室未来建设多动脑筋、多做开发,充分利用各种软硬件条件做好课程开发工作。